安徽365热线-Bets365-365bet线上娱乐

一日百刻的渊源,及其蕴含的用途

一日百刻的渊源,及其蕴含的用途

《隋书•天文上•漏刻》记载:“昔黄帝创观漏水,制器取则。其后因以命官,《周礼》挈壶氏则其职也。其法,总以百刻,分于昼夜。冬至昼漏四十刻,夜漏六十刻。夏至昼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刻。春秋二分,昼夜各五十刻。”

说明中国周代就已经开始使用漏刻计时。几千年来,一日100刻制被普遍采用,但也有短暂改动的,比如,有一日120刻、108刻、96刻,总共四种。

康熙九年(1670年),康熙帝命令南怀仁(比利时人)将观象台百刻仪器修正为96刻,365度仪器修正为360度。从此,废除了旧制一日100刻,推行新法一日96刻,一直到今天。南怀仁的理由是,96刻制与360度的角度计量体系紧密相合,整数易算,即:每宫30度、每度60分、每秒60微、每微60纤、每纤60忽、每忽60芒、每芒60尘;一天12时辰,一个时辰2小时,一天24小时,每个时辰分8刻,每小时分4刻,每刻15分,每分60秒。

上述四种刻制,换算成现在的钟表时间,分别如下:

每天96刻,每时辰8刻,每刻15分钟;

每天100刻,每时辰8刻20分,每刻14.4分钟;

每天108刻,每时辰9刻,每刻约13.34分钟;

每天120刻,每时辰10刻,每刻12分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