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江风飏帆急,山月下楼迟。
江风(江风)唐 崔颢 舟行入剡 地气秋仍湿,江风晚渐凉。唐 王昌龄 巴陵别刘处士 竹映秋馆深,月寒江风起。唐 杜甫 江梅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唐 元稹 江陵三梦 其一 坐见天欲曙,江风吟树枝。唐 刘禹锡 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 旧房闭松月,远思吟江风。唐 李绅 溯西江 江风不定半晴阴,愁对花时尽日吟。唐 杜牧 晚泊 篷雨延乡梦,江风阻暮秋。唐 李商隐 赠刘司户 江风吹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骈字类编》飏帆(颺帆)yáng fān扯起船帆。谓风鼓帆前进。 唐 许浑 《送客归峡中》诗:“ 江 风颺帆急,山月下楼迟。” ——《漢語大詞典》急 jí《國語辭典》急 [ jí ]形没耐心、暴躁的。如:「急性子」、「急得要命」。《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不能等、亟待解决的。如:「急事」、「急件」、「急邮」。快而猛烈。如:「急病」、「急流勇退」。宋·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动因想把事情尽速完成而激动。如:「为这事我都急昏了。」、「皇帝不急,急死太监!」令人著急。如:「考试铃都响了,还不见他人,真急人!」忙于解决他人之事或困难。如:「急公好义」、「急人之难」。副迅速的。如:「急转弯」。《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项羽急击秦军。」名困难、严重的事。如:「告急」、「救急」。《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山月唐 卢照邻 早度分水岭 瑟瑟松风急,苍苍山月团。唐 王勃 夜兴 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唐 上官仪 入朝洛堤步行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唐 王维 蓝田山石门精舍 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唐 李白 九日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唐 王昌龄 送张四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唐 李颀 渔父歌 浦沙明濯足,山月静垂纶。唐 韦应物 同褒子秋斋独宿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唐 李嘉祐 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县山水上太尉 鸣笳山月晓,摇旆野云低。唐 戴叔伦 送张南史 草座留山月,荷衣远洛尘。唐 李绅 过荆门 此时山月如衔镜,岩树参差互辉映。唐 朱庆馀 题任处士幽居 山月吟时在,池花觉后香。唐 白居易 嵩阳观夜奏霓裳 回临山月声弥怨,散入松风韵更长。唐 刘禹锡 发苏州后登武丘寺望海楼 僧房已闭户,山月方出岭。唐 皎然 待山月 夜夜忆故人,长教山月待。今宵故人至,山月知何在。唐 张祜 题虎丘寺 雾青山月晓,云白海天秋。唐 杜牧 登九峰楼 牛歌鱼笛山月上,鹭渚鹙梁溪日斜。唐 温庭筠 西陵道士茶歌 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唐 曹邺 早秋宿田舍 涧草疏疏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唐 皮日休 闲夜酒醒 醒来山月高,孤枕群书里。元 赵孟頫 题孙登长啸图 空林无风万籁寂,长啸一声山月寒。 ——《骈字类编》下 xià《國語辭典》下 [ xià ]名低处、底部。与「上」相对。如:「底下」。《孟子·梁惠王上》:「犹水之就下。」称隶属于人者、地位较低者。如:「部下」、「手下」、「属下」、「名下」。《文选·曹冏·六代论》:「建置不久,则轻下慢上。」内、里面。如:「心下」、「言下之意」、「意下如何」、「不在话下」。方面。如:「四下看一看」。《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翫江楼记》:「两下相思不相见,知他相会是何年。」在某个期间或时节。如:「目下」、「时下」、「年下」、「眼下」。《红楼梦·第三一回》:「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量词。计算动作次数的单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红楼梦·第四七回》:「用拳头向他身上擂了几下。」动由高至低、降落。如:「下雨」、「下山」、「下坠」、「顺流而下」。《文选·左思·招隐诗二首之二》:「经始东山庐,果下自成榛。」攻克。如:「不战而下」、「连下三城」。《史记·卷八○·乐毅传》:「齐城不下者,两城耳。」《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可引得胜之兵攻之,一鼓可下。」放入、投入。如:「下面」、「下毒药」、「下调味料」、「下网捕鱼」。进入。如:「下水」、「下场比赛」。《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我家太老爷做著贵州的都督府,我是回来下场的。」拆卸、除去。如:「下货」。《儒林外史·第一六回》:「过三日再不出,叫人来摘门下瓦。」离去、退场。如:「鞠躬下台」、「你上场换他下来。」结束工作或学习。如:「下课」、「下班」、「下工了」。颁布、传达。如:「下诏」、「下命令」。《汉书·卷四·文帝纪》:「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投送。如:「下状」、「下书」、「下帖」、「下战书」。 从事、使用。如:「下棋」、「下刀」、「下笔如有神」。 往、到。如:「南下」、「下乡视察」。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轻视。宋·苏轼〈刘恺丁鸿孰贤论〉:「此范氏之所以贤鸿而下恺也。」 谦抑、谦让。如:「礼贤下士」。《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臣虽驽懦,窃慕相如,寇恂相下之义,以济国事。」 生、生产。如:「母鸡下蛋」。 住宿、留宿。如:「下榻」。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官人要下呵,俺这里有干净的店。」 做出某种说明、决定。如:「下定义」、「下结论」。 低于、少于。如:「不下于」、「每年参加各种考试的人数不下二十万人。」形等级低。如:「下品」、「下策」、「下级」。在后面的。如:「下次」、「下文」、「下月」、「下册」、「下半年」。身分微贱的。如:「下人」、「下吏」。自谦之词。如:「下官」、「下怀」、「下愚」。副表示动作完成或结束。如:「躺下」、「坐下」、「打下基础」、「立下决心」。降低身分。如:「下嫁」、「不耻下问」。容纳。如:「还坐得下吗?」、「情人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楼 ( 樓 ) lóu楼 [ lóu ] 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亦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或指楼房的一层:~房。~梯。~道。~层。城~。岗~。阁~。~台。~船。办公~。高~大厦。 姓。迟 ( 遲 ) chí迟 [ chí ]慢,缓:~缓。~笨。~钝。~疑。~重(zhòng )。~滞。晚:~到。~暮,~早。推~。延~。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