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日谨奉银钱仙果,供养于北斗辰星并本命神形,将长是生益寿,无诸横祸,神魂为安,元神自在,衰年厄月,驱向远方。”再拜,烧钱,合掌供养。】
也就是在一年的此六日当中,准备并剪好纸钱,奉上茶果三碟,以及一铺清净的床位,对着北斗进行启告。
这种仪式形式符合祭祀仪的规范,本命星神与本命元神俱属北斗七星,则此仪式可以算作比较明确的北斗祭仪。
而敦煌写本 S. 0612 《宋太平兴国三年戊寅岁应天具注历日》中也出现了这样的描写:凡人本命之日,于夜静烧银钱、驼马、名香、恭果,并画形供养,必得除灾添寿,故安历上切宜。与《葛仙公礼北斗法》中的描写相似。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中,将北斗祭祀和本命星君的祭祀又进行了细化。
它全经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设醮启祝北斗、念诵北斗七元君名号、转真经等。
第二部分叙述本命星官,劝世人在本命之日修斋醮、开转真经、念本命真君名号、忏罪消灾。
到了宋代,礼斗科仪可以见之于传统灵宝法,同时各种独立的礼斗科仪也开始流传,比如北斗除灾醮。
元明时期各种告斗法已经广为流传。告斗法是一种以神格化北斗为对象的朝礼科仪,以奏告仪式形态为仪式结构,其特色在于通过召将,由官将叩请九皇降于灯坛,并进行奏告祈福之仪式,其目的为朝礼北斗九皇,因此其本质还是一种礼斗法。
不过这种科仪有法术的特质,一般需要道门专业操作。
到了清末民初,民间祭拜北斗的仪式也开始流传开来。因为明清之际,北斗主死,南斗延生的观念深植民间,连带南斗科仪也逐渐普遍。
《北斗延生醮科》中就写到,醮科的仪式程序为散花林、香水文、卫灵章、宣章、称法位、上启、三献、重称上启、献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
其科仪结构十分简要,科仪主要是让善信通过三献,再借由献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等十项妙供,来达到祈求福佑延生的愿望。
《破曹北斗灯科》中则提出需建立一个灯坛,即星坛,在坛场当中点燃星灯,来象征北斗。
斗灯布列于坛场是效法天界星辰旋绕北极的典式,用银缸作为斗灯,依方位排列于星坛。
除了方位以外,从抄本中每个方位的启祝内容,也暗示了不同星君有着不同的功能。
比如贪狼星君有延生的功能,巨门星君则有度厄的功能,禄存真君有保命的功能,文曲星君则有益算的功能,廉贞星君有消灾的功能,武曲星君有散祸的功能,破军星君则有扶衰的功能。
七星君的功能虽然相近,却又有些微的差异,展示了九皇的个别特性。
北斗信仰自古有之,但是对于斗醮仪式,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期多元交错地开展,形成了各个时期、各地不同的特色。
七元散辉,冥慧洞耀。
方法如何变化,都体现了人们在礼拜北斗时候的诚意敬心,不论是仪式的严谨周密,还是供品的丰富精美,都说明北斗信仰穿越历史、时间的长河,一直都为世人所礼崇。
“命由我造,福自己求,幸福与福气,非外物所赐,皆源自内心的造作,用平常心感受生活美好与不易;用慈悲心传递幸福与温暖。你将是福泽深厚之人。”
请您转发分享给身边人,传承善业,传递正能量!!!
更多精彩故事尽在v天极传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